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2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1555篇
测绘学   735篇
大气科学   777篇
地球物理   895篇
地质学   2858篇
海洋学   813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335篇
自然地理   63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39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全新世岱海流域化学风化及其对气候事件的响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岱海 12.08 m沉积岩芯 210Pb和 AMS- 14C精确定年及地球化学、物理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包括 8.2 ka冷期、中世纪暖期 (MWP)和小冰期 (LIA)等典型气候事件在内的全新世以来所经历的化学风化及其环境演化过程.全新世早-中期 (9.0~ 3.5 ka),岱海流域处于温暖湿润气候环境,主要环境特征表现为流域化学风化显著增强、生物生产力逐步提高、湖泊水位大幅度抬升.在 7.90~ 8.25 ka期间存在一次冷气候事件,其发生时间与来自湖沼、海洋、生物组合和极地冰芯等在内的全球环境记录基本一致,具体表现为流域化学风化减弱、湖泊生产力降低以及湖泊水位下降. 2.5 ka以来,岱海沉积物中环境指标的显著变化,表明进入气候波动更频繁的新冰期.岱海沉积物中的指标变化也展示了本世纪以来的气候增暖过程,但其化学风化强度还没有达到 MWP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2.
新疆阿尔泰金矿带主要金矿类型、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阿尔泰金矿带金矿分布广泛,主要类型有火山晚期热液型金矿床、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对不同类型金矿床基本成矿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控矿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阿尔泰金矿带主要金矿类型的成矿规律,对主要金矿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发现并圈出了矿床深部的矿化异常.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前期提出的合成孔径雷达反演海面风场变分方法新解法,开展背景场对合成孔径雷达反演海面风场变分方法风速反演结果影响的模拟试验分析.模拟试验表明,变分方法有效解决了直接反演方法的两大缺陷:一是当背景场风速较大的时候,合成孔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对风速不敏感,直接导致较大的风速反演误差;二是当背景场风向存在误差时,将导致后向散...  相似文献   
994.
The Strait of Malacca (SoM), the world’s busiest sea-route, is increasingly polluted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trades, affecting phytoplankton primary productivity therein. The variations of surface phytoplankton biomass, size-structure and carbon fix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cross the SoM during the spring period (May 4 to 9, 2011). Chlorophyll a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0.12 μg/L at the northwest entrance of the SoM to a maximal 0.63 μg/L at narrowest section, and decreased to 0.10 μg/L at the southeast entrance. Photosynthetic carbon fixation by phytoplankton coincided well with Chl a biomass, and increased from 10.8 to 22.3 μg C/(L d), then decreased to 9.21 μg C/(L d); while the carbon fixation rate showed an inverse pattern to the changes of Chl a, and decreased from 87.1 to 35.5 μg C/(μg Chl a d) and increased thereafter to 95.3 μg C/(μg Chla·d). Picophytoplankton cells (<3 μm) contributed to more than 60% and 50% of the total Chl a and carbon fixation at both the entry waters; while the contributions of pico-cells decreased sharply to the minimum of 18.3% and 27.5% at the narrowest part of the SoM. In particular,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licate concentration positively regulated Chl a biomass and carbon fixation, reflecting that the higher silicate favoured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and thus led to higher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is strait.  相似文献   
995.
海洋沉积物中残留的硅壳、甲藻孢囊、类脂类化合物及生物硅等生态参数被广泛应用于反演和指示海洋古环境特征.本研究通过测定烟台四十里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硅藻化石、甲藻孢囊、菜籽甾醇、甲藻甾醇及生物硅5种生态参数,比较不同生态参数的相关性及它们在反演海洋环境中的功能差异,建立了多参数综合应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沉积物中的硅壳丰度与菜籽甾醇含量及生物硅含量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菜籽甾醇含量与生物硅含量可以较好的佐证与提高沉积物中硅壳对硅藻生物量指示的准确性;甲藻孢囊与甲藻甾醇含量相关性不明显(P>0.05),相较而言,甲藻甾醇可以更准确的反演甲藻的生物量.因此,生物与化学参数的结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物量指示的精确性,而且有助于从物种组成角度更好的了解藻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96.
采用PCR扩增、克隆获得了岱衢族和闽-粤东族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线粒体基因全长序列,并扩增了各25条样本的高变区域,测序结果可分成3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闽-粤东族含3个类型:D1-N1、D1-N2和D2型;而岱衢族样品均为D1-N1型;设计出能区分不同分型的鉴别引物J1和J2,且优化了鉴别条件。结果表明:根据凝胶电泳的图片,如果样品分型为D1-N2和D2型,则100%为闽-粤东族;如果样品分型为D1-N1型,则该样品为岱衢族的概率为86.2%,为闽-粤东族的概率为13.8%。研究结果为岱衢族大黄鱼的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和市场销售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7.
分别从两端洞口引测方向进洞和斜井洞口引测方向进洞两个方面分析垂线偏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利用EGM2008模型,计算全国1°×1°的垂线偏差,并绘出等值线图;结合国内高铁长大隧道工程实际,计算垂线偏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值。  相似文献   
998.
李开明  李绚  王翠云  乔艳君 《冰川冻土》2013,35(5):1183-1192
以黄河源区气象台站的降水和气温资料以及玛多、达日、玛曲、唐乃亥和兰州水文站的径流资料为基础, 分析研究了该区降水、气温、水文变化趋势, 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及原因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在年代际变化趋势上, 黄河源区气温总体上呈升温态势, 降水呈减少趋势, 径流量也表现为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表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生态湿地的干预增强.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 使得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亟需进行人工干预, 保护和改善黄河源区生态湿地环境.  相似文献   
999.
运用连续小波对新疆天山北坡的乌鲁木齐河上游1958-2006年的月均气温(MMT)、月降水量(MP)和月均径流量(MMR)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 结果表明:1960—2005年月均气温、月降水量和月均径流量三者始终存在着12个月左右尺度的主周期,并呈现出全局性特征,信号的强弱依次为MMT、MP 和MMR;同时,MMT存在66个月和96个月的次周期,MP存在6个月、30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MMR亦存在6个月、24个月、36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 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交叉小波分析后发现,MMR与MMT、MP的相关程度除了表现为12个月的主周期和6个月的次周期外,MMT对MMR的影响还表现在34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上,而MP对MMR的影响也表现在24个月、36个月和72个月的次周期上. MMT对MMR的影响除了12个月的主周期表现为正相关外,6个月的周期相位亦存在正负交错的现象,说明在该尺度上MMT对MMR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MMT对MMR的影响在其他次周期上均表现为负相关或近似负相关;而MP对MMR的影响在主次周期上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迭山西北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缘, 属西秦岭山脉的西段. 在海拔3 700 m以上保存有类型较为齐全的冰蚀地形(冰斗、刃脊、U形谷、悬谷、粒雪盆、鲸背岩与基岩磨光面等)与冰碛地形(侧碛垄与终碛垄). 采用野外考察、遥感影像解译与填图等方法对该区的冰川地貌分布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 基于研究区冰川地形分布与特征, 结合青藏高原现代的抬升速率、邻近山地冰川地形的年代学资料以及其他古环境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 该区的古冰川发育于末次冰期, 末次冰期最盛期是其最主要的形成期. 冰川最盛时面积约38 km2, 为具有暖底性质的冰帽冰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